生态环境部表示,问题整改情况将作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重要内容,强化督察问责。
精准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累计安排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9.1亿元,发放小额扶贫信贷121.6亿元,产业扶贫项目储备库入库项目3.3万个;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顺利实施,42个外迁安置社区已有41个主体工程全面开工,28个新建村台已开工18个,其中2个淤筑完成。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31.2万人和7290.7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28.7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26.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7%,同比降低0.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38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6元,增长7.9%。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员工持股试点有序开展。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失信联合惩戒的领域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明显,省市县上下联动、政监金企四方协调配合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市场化处置手段不断强化,分类处置措施较好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治安秩序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山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季度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2%,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4.6%、11%、39.5%和9.1%,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3.5天;水十条国控考核断面优良率达到50.6%,较去年四季度上升3.6个百分点。6月,纳污坑塘全面排查工作告一段落,各地陆续转入整治阶段,各省级环保部门在网站公布了本地纳污坑塘基本情况,并陆续公布了整治方案和整治进展等。
二是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首要标准,公众全程参与。为了做好这项工作,4月9日,李干杰部长主持召开了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聚焦长江经济带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专项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将开展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非法转移专项行动,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为重点区域,排查沿江沿岸固体废物,严格追究固体废物产生企业和所在地政府责任,督促建立健全废物处置机制,切实消除环境隐患。确立涉危险废物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法律制度,将涉危险废物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开。首先我回答前半段的问题,水上的问题。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从严把握,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严禁洋垃圾入境。下一步,我部将继续关注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工作,对纳污坑塘整治工作主体责任不落实、弄虚作假、整治进度严重滞后的地方,依法依纪进行责任追究。
三是做好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同时,各省级环保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了工作方案,对排查标准、整治要求等进行了部署。2013-2017年,北京市1-3月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24、114、93、69、84微克/立方米,平均为97微克/立方米,2018年1-3月平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1%;3月份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07、96、87、93、63微克/立方米,平均为90微克/立方米,2018年3月PM2.5平均浓度为88微克/立方米,基本处于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2016年联合公安部开展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全面推进排污许可管理,重点领域重点治理,实施工业源全面达标排放行动计划,烟气排放自动监控全覆盖;对2+26城市钢铁、焦化、铸造、电解铝、化工等行业实施错峰生产、错峰运输。整治黑臭水体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以黑臭水体整治为抓手,倒逼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人民日报: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污水处理厂的,前几天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7年国控污染源超标情况,里面很多违规企业是污水处理厂,本应该是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厂成了污染源,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该如何解决。《水十条》的要求非常清楚,而且是很有权威性的,一定要严格贯彻落实。
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总体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去年年底已有1980个黑臭水体开工整治。大气环境质量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今天是一次污染过程,大家也感觉到了污染程度应该说比过去要轻得多。
一些地方纳污坑塘比较多,就说明这些地方非法倾倒比较猖獗。二是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严格控制围填海和占用自然岸线,对受损的近岸海洋生态进行保护修复,加大滨海湿地的保护力度。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水十条》和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围绕生态环境改善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污染减排和生态保护两手发力,加快生产、生活等污染源减排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决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标志性重大战役。天不帮忙,人更要努力。二是严厉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到2016年底,根据地方上报,三区共597家省级以上工业聚集区,97%的按规定建成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下一步我们按照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中,97.7%完成保护区标志设置。
尽管我国水污染防治初步取得积极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部将进一步督促各地做好纳污坑塘整治工作:一是明确将工业类纳污坑塘作为整治重点,在控制污染物扩散的基础上,按照一坑一案、限期治理的总体要求,在切断污染源、管控环境风险的前提下,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责任主体和目标。
根据北京市的情况来看,专家们认为目前这个阶段应该是属于战略相持阶段,已经初步告别了敌强我弱的阶段,但还没有达到完全摆脱自然条件约束的境界,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公众参与是全过程的,公众满意度是这次专项行动的首要标准
省环保厅副厅长贺泽群表示,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我省明确重点做好五控,即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全省除芜湖市比2017年同期下降18.6个百分点外,其余各市优良天数比例均较2017年同期有所提高。
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71.1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期下降8.8%。PM10平均浓度、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是衡量大气环境质量的三项主要指标。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5.1%,比2017年同期提高了13个百分点。随着督查工作不断深入,各类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曝光,督查工作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为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省环保厅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督查,成立了16个督查组,每个督查组包干一个市。除黄山、池州外,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74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期下降7.7%。
全省除芜湖、马鞍山两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上升43.2%、5.1%外,其余各市均较2017年持续改善。全省除滁州市同比2017年上升6.9%外,其余各市均同比改善。
4月20日,记者从省环保厅举行的一季度大气环境质量新闻通气会获悉,我省今年蓝天保卫战开局良好,全省PM10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6%,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省PM10平均浓度为97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同期下降10.6%。
蓝天保卫战开局良好,主要原因是人努力,将一项项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到位在无锡,每5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密度可谓全国第一。3月的一个艳阳天,记者跟随江苏环保号监测船进入太湖。治太的经济投入也是实实在在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太湖水质明显改善,我就是最好的见证者。为应对太湖藻情,无锡在太湖沿岸142公里建立了固定打捞点和专业化打捞队伍,建成13座藻水分离站,实现打捞输送处理利用一体化,现在日处理能力达到2.8万吨,全市已累计打捞藻水超过1100万吨。
监测预警、调水引流、蓝藻打捞、生态清淤、湖泛防控等系列行动每年都有序开展,并且已经从过去的应急措施转变为常态机制。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说。
新建管网超过4500公里,全市污水主管网总长度达到8700余公里,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以公众河长芦村河工作室为例,这是扬名街道联合无锡市新吴区绿循环环保促进中心、无锡康明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搭建的一个政府、企业、NGO和居民共同参与保护太湖的平台,联合着社会各界力量。